睡眠焦虑的妈妈怎么对待喜欢熬夜的儿子?
回答作者:艾美家BETTER SLEEP
管是要管的,孩子还在生长发育期,一定要保证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保证长个的同时还能让孩子集中精力去做事或者学习。
我觉得对孩子还是得多沟通,知道孩子为什么不肯睡觉的原因,再对症嘛!
1.是否是因为电子产品的沉迷
现在电子设备太普及了,加上孩子又有比较强烈的探索跟好奇心理,是很容易沉迷于这些东西,还是得加以引导,就比如自己以身作则少玩手机,这个我有个朋友一直是这么做的,回到家不管是陪孩子还是干嘛,都尽量避免接触手机,不让孩子对手机有强烈的概念;还有就是建立固定时间段的玩手机,双方协商再几点之后把手机交给你保管这样。
2.是否是孩子的逆反心理
孩子会有忤逆心理,尤其是把自己身上的压力加给孩子后,说是为了孩子好,说这样妈妈也会开心,尤为明显,毕竟他们的心智还小,理解不到这些点,何不尝试另外的沟通方式呢,比如从跟孩子做朋友开始,多带带孩子去户外,增进母子关系的同时,也能消耗他的精力,久而久之调整成正常的睡眠状态
3.是否可以从其他地方入手
可以从爸爸这下手,跟男孩子更有话题些,引导孩子正确的三观和做事方法,爸爸在孩子的成长中一直是伟岸高大的存在,可能会更加的听话些哦!
回答作者:山地
我八年级的时候就算把我赶去睡觉我也是要偷偷熬夜的。因为没有手机电脑,不敢开电视,只能熬夜背背书,写写日记拉倒,第二天照样早起,但是午休一定要有。
夜可以熬,但是打游戏这种越玩越精神的还是不太可取。
可不可以跟他讲条件?比如
选项一:不管他多晚睡了,但是过了十点不可以再玩电脑和手机。
选项二:不限制玩手机电脑的时间但是必须十点半前熄灯睡下。
回答作者:赵海东心理咨询师
看了内容我的理解是问题可能需要改成妈妈如何应对自己的焦虑从而能做出更有益于孩子身心发展的管教。
我之所以这么理解是看到妈妈目前管孩子的方式并没有对孩子的言行有什么影响,同时很可能会破坏母子的关系,让孩子越来越抵触妈妈的行为。
其次妈妈对孩子目前行为结果的预判,并没有报告是否已经发生,这更多是基于妈妈自己的焦虑还是孩子已经出现学习身体变差的现象。如果没有更多关于孩子行为特点的信息,给予妈妈管教孩子的建议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第三对于妈妈自己的情况信息更多支持妈妈现在的焦虑似乎已开始在朝着增强的方向发展。考虑到这个焦虑是从很早就有了,那从生理上讲,孩子很大概率也继承了妈妈焦虑的特质,再加上孩子到了青春期,激素发生变化,那焦虑活动会变得更频繁,而焦虑的表现之一就是控制和冲动的问题。打游戏看小说只是孩子大脑过于活跃难以入睡的应对方式,如果妈妈自己有难以入睡的经历,那也应该理解这种体验。如果这时候妈妈再管理的严格,而孩子对妈妈又有感情,这其实是会让孩子内心冲突加大,压力变得更大。好在目前还没有看到孩子和妈妈有正面冲突和其它危机行为。
所以现在的做法是妈妈去医院找医生看看,处理自己的焦虑,同时学习一些增加焦虑耐受性和合理释放的方式。对于孩子可以尝试谈谈心,如果自己做不到就寻求外界帮助,这个年纪的孩子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对家人封闭心门,而自己碍于认知不够,产生一些失调认识最终发展成心理障碍。
总之看文字妈妈对孩子是关心的,也希望孩子不要经历自己的痛苦,但是采取的方式却效果不大,同时自己也缺乏有效的专业支持,自己的焦虑都是硬抗过来的,产生的无助让自己夜不能寐,焦虑更大了。一句话先去处理自己的焦虑,而后改变和孩子的互动。
祝顺利!
回答作者:苟渝
因为信息实在太少,不能乱分析,简单说一下我的看法吧。
焦虑有一个最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会给人带来隧道视野,只盯着焦虑的激发事件死磕,磕到最后往往都是头破血流。
所以越是焦虑,越要先忍受住这个情绪,不要老是去跟儿子的某些不良现象死磕,否则结局一定是两败俱伤,因为你看到的问题往往只是他回避真正问题的手段而已。当真正的问题没有被解决时,他的镇痛手段被阻断后只会马上找另外的替换手段。
晚上不熬夜打游戏了,可以偷偷看小说呀,要不然拿压岁钱偷偷买个便宜智能手机,实在不行借200块买个二手的也行呀。
各种手段根本防不胜防。
熬夜的本质并不是贪玩,而是失控感和负罪感。
只有当一个人在白天的时候感觉特别失控,又觉得自己对这种失控负有责任的时候,才会从自己的休息时间里去抠时间出来玩。
比如学习成绩提不上去,又对当学渣有负罪感,那他就会去抠睡觉的时间来玩,因为这些时间是“节省”出来的,不属于应该努力的时间,所以不会有那么大的负罪感。而且我们很多人都有一种错误认知,觉得只有把心情调试到足够好以后,第二天才有心理资源去忍受那糟糕的一天,这样一来就更加不愿意失去头一天晚上的娱乐时间了——要是今晚没有玩得尽兴,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撑过明天,可能连上学都提不起劲吧?
那么这些失控感可能来自哪呢?我提供一个参考路径(不一定是标准答案,仅供参考)
从常理来看,八年级是(初二)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时间段,课程的难度和繁重程度会因为要提前适应中考而骤然增加,以前学起来并不吃力的孩子在这个阶段会出现明显的适应不良。
他们会觉得“我之前学着明明都不吃力的,现在这么吃力,说明我以前只是凭运气,我其实并没有那么好的天赋”,带着这种自我怀疑,他们一方面很排斥课后枯燥的反复练习,觉得只有笨蛋才会勤奋练习;另一方面又渴望在做题的时候能够直接就顺利流畅,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依然有学习的天赋。
在这种误区下,每天要在学校忍受“毫无意义的练习”,以及带着对老师和同学可能出现的鄙视的担忧,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每天都在被迫忍受这些毫无意义的痛苦,自己也失去了对自己人身自由的控制。
为了防御这种痛苦,他们往往会说“都是家长逼迫自己学习,逼迫自己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生命,自己完全可以不选择学习,通过在其他方面发挥天赋来赢得人生,比如做一个职业电竞选手”,当这种委屈感出现以后,他们就会获得与家长对抗的勇气。
一方面是被迫害的心理合理化了自己的放纵,另一方面也会觉得反正自己都想出去闯荡了,也没有小时候那么害怕被父母嫌弃和抛弃了。
遇到这种问题,真正需要的是重建孩子对权威的信任感,让孩子信任的师长或榜样去告诉孩子,应试教育其实是一个只要拼努力就不会输得很惨的公平竞争,任何成绩都需要勤奋刻苦来获得,并陪伴着孩子一起努力,消除对“失去天赋”的恐惧,也消除“我不优秀就不会被爱”的恐惧(焦虑的家长往往因为给孩子提出了太多控制性要求,又经常与孩子起冲突,所以特别容易让孩子有这个感觉)
所以啊,越是焦虑,就越要花时间、想办法去了解孩子的内心,甚至要去查证孩子在学校有没有遭受过排挤、取笑或者霸凌,有没有经常被贴标签,或者有没有反复在一些学科遭遇挫败。不要立即用“放纵”、“懒惰”等标签去套用在孩子身上。如果有希望能够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没有人会轻易放弃这个机会的。说服的本质是消除行动的阻碍,而不是给逃避设置障碍,就算逃不掉,还不是可以躺下装死,又不是只有前进和逃跑两条路可以选。
说实话,我认为目前到处都在强调的减负,可能也对孩子起到了非常不好的消极暗示。减负,就意味着很多负担是没有必要的,会让孩子觉得学习本就不应该那么辛苦……这么小的孩子是无法理解减负真正的含义是要减少教育机构的官僚作风,避免瞎折腾,而学习本身的苦从来都是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少一点都不行的。
再从痛苦本身来说,痛苦包含两种要素:一是毫无意义的能量消耗,二是超出承受范围的刺激。通过告诉孩子勤奋刻苦是取得学习成绩的必经之路,其实是可以避免毫无意义的消耗带来的痛苦的,枯燥本身其实并没有那么难以忍受,当这个枯燥是有意义的时候,人反而可以从枯燥中获得宁静——看看那些为了刷游戏装备反复下同一个副本的玩家就明白了。而超出承受范围的刺激,则可以用“逐点击破”的方式来解决,不要一次就妄想马上消除所有落后,先试着找一科作为突破口,这样既可以避免压力过大,又可以让这一科的突破给其他科目的学习带来希望。
痛苦最让人难以忍受的其实并不是有多痛,而是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结束,也不知道有没有希望结束它,绝望和失控才是最痛的。
回答作者:云水禅心
作为妈妈关心孩子的健康,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着急焦虑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您很自律,这是值得赞叹的。孩子不能像您一样,是不是您的焦虑使孩子感到了不自在?所以,想解决问题,还得从您自身改变。
首先,您放下对孩子的控制之心,让自己的心理放松下来,然后您去修正自己。是的,我说的是修正,因为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诸多不完美,我们需要不断地修正自己。
那么,为什么要修正自己呢?想必您听过这个说法——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孩子某些方面让您不满意,其实是您自己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比方说您常常焦虑。
我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但效果可是不简单,只要您用心去做,焦虑就会慢慢好起来的。
这个方法就是念七个字“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的读音是na mo,都读二声,试试看吧。
如果想快速帮助孩子,可以私信我,还有更多有效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睡眠焦虑的妈妈怎么对待喜欢熬夜的儿子? - 助眠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