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认知觉醒》读后感?

 助眠资讯 2023-11-17 转载 

回答作者:蜗小蜗

《认知觉醒》这本书我读了,觉得非常有用,值得一看!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同时也是对自己这一年来的改变做一个复盘,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想跳过的地方可以点击上面的目录,跳转到相应的位置。

一、为什么推荐看《认知觉醒》?

推荐理由:

⭐文章通俗易懂,文章中的举例生动真实,让人感觉好像作者在自己家安装了摄像头!

⭐从最底层的原理帮咱们解释清楚:为什么我不自律?怎样才能自律?极度自律的人真的存在吗?

⭐读完这本书之后,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你可能不再焦虑,不再纠结,你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想要去读更多提高认知的书籍,从而进入自我提升的良性循环!

⭐作者在最后列了一个书单,都是作者看过觉得有用的好书,我们可以按图索骥,读到更多能够帮助自己提高的书。

适合的人群:

⭐爱拖延,行动力差,却又找不到方法的人

⭐爱胡思乱想,总觉得自己不够自律,想要改变的人

⭐想提升,但是总是心急、焦虑的人

不适合的人群:

⭐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行动力超强,非常自律,想到就干,绝不拖延的人!

⭐喜欢享受生活,不想提高、不想改变的人(不是说享受生活不好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不管是什么样的目标都应该被尊重)。

⭐指望读一本书就能够提高成绩、改变人生的人,洗洗睡吧,改变没有那么容易,需要持续付出努力!

《认知觉醒》目录(部分)

二、文章中有哪些我受触动的观点?

作者说看一本书不必指望着能够全盘吸收,哪怕只有一个触动自己的点,就是值得的,因此我将自己真正受触动的点列举出来,为你提供一些参考,当然啦,我列举的这几个小点远远不是书的全部内容,还是建议自己去全部看一遍的,也许你的触动点和我的触动点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相互学习。

⭐1.最快的进步是走在舒适区边缘

这是我觉得收获最大的一个点,甚至可以这么说:这本书读完之后,其他的都可以忘掉,但是这一条,把它给我牢牢地焊在脑子里!因为这一条实在是太重要了,我们有时候之所以焦虑、拖延,其原因都是在于没有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书中的所有内容,都要基于这条原则!它是万物之法!

“欲速则不达”这句话,我以为我理解了,无非就是告诉我们慢慢做事嘛,但是看完书我发现,其实,我根本就没理解!

很多人告诉我们,不要着急,慢慢来,但是大多数人都没有告诉我们,我们到底为什么要慢慢来?快点来不行么?慢慢来的话,得花费多少时间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啊?为啥不速成呢?而本书的作者周岭将这一点解释得很明白:

逼着自己自律,远没有了解了大脑的运作原理后再去行动效果好!而大脑的运作原理,就是慢慢来!

我们的大脑可以分为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本能脑和情绪脑力量强大但是目光短浅、急于求成,理智脑有着长远的目光但是力量弱小,每当我们想要去做一些对自己有益的事情,比如:学习的时候,本能脑和情绪脑都会说:不想做,好烦,这件事太难了,我们还是去刷手机吧!他们拉住理智脑,不让它行动,于是就造成了我们的拖延。即使我们的理智脑知道做什么对于我们来说是最有益的,但是奈何还是打不过两位大哥啊!

既然了解了我们不自律的深层原因,我们自然就能想出对应的解决办法:像哄小孩儿一样哄着本能脑和情绪脑,小孩不想学习,我们说:好好好,那我们就先不学了,我们就只写一行字好不好?如果小孩同意了,那么恭喜你,你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小孩会发现原来学习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可怕啊!一切都是自己吓自己!相信我们在生活中也深有体会,没有开始学习的时候,各种拖延,但是一旦开始了,就像有一股力量推着自己前进一样,反而停不下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慢慢来,在书中,作者给了更加详细的解释,一切要从我们还是爬行动物时开始说起……

另外,作者又从另一个角度来论证这个观点:人的能力可以分为舒适区、拉伸区和困难区,在拉伸区工作是最有效率、最爽的,是的,非常爽!在心理学中也有一个名词叫做:最近发展区。

这让我想起来有一个假期,我无意间刷到了秋叶word的视频,这是一个教人如何使用word的短视频,先是表演一个工作中的真实情境,比如老板让员工加班,给员工出难题,但是因为员工有着高超的word技巧,每次都高高兴兴地提早下班,把老板气得要死!

哈哈哈,谁不喜欢这种“爽文”呢,那天晚上我疯狂地把这个账号的所有视频基本上都刷了,甚至熬夜刷到凌晨三四点!我知道我学到了东西,但是却一点痛苦的感觉都没有,比坐在桌子前愁眉苦脸地看着一本书背办公技巧这种方式不知道强多少!

再结合《心流》,我发现我那天晚上就是进入了心流状态,因为他拍的视频中的知识点正好处在我的拉伸区,既有我知道的旧知识,又有我不知道的新知识,不知不觉我的办公技能就提高很多!后来再开学的时候,我的室友有什么word上的问题都来找我,我也很乐于“炫耀”自己学到的东西(我是一个能从别人的夸赞中获得成就感的人),把自己知道的东西教给他们,他们以为我很厉害呢!只有我自己知道这是一点一滴的积累。

⭐2.读书不要再从第一页开始读啦!

以前我认为的读书,就是从第一页开始读,读到最后一页,相信很多人都这么认为,但是书中的一个观点让我幡然醒悟!谁规定读书一定要从第一页开始读呢?老子想从第几页开始读就从第几页开始读啊!我打开目录,想宠幸哪一章节就宠幸哪一章节!什么感兴趣我就读什么!很多人不爱读书,可能就是受到了这些思想上的限制,如果不把读书当做一件苦差事,相信你会非常热爱读书的!

同理,也没有人规定说读书就必须记住书中的全部内容,有一个比喻我觉得非常恰当,读书就跟吃饭一样,你不记得自己每天都吃过什么,但是那些吸收进去的营养都是踏踏实实的,能够塑造你这个人的,书中的原话可能我们早就忘记了,但是书中传递的价值观,尤其是对我们有所触动的价值观,是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影响自己之后的行动的。

读书最重要的是改变,而不是读书的这个动作!

⭐3.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知行合一!

有人觉得自己看了很多书,但是却越来越迷茫,这是为什么呢?很可能是因为他虽然看了很多书,知道了很多道理,但是他没有去做呀!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如果学习只是为了学习,那我们学习的意义在哪里呢?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也是这样,虽然我没有将书中的观点全部记住,但是哪怕我只记住了一条,每天反复地思考:这个道理我应该怎么在生活中应用?然后付诸实践,我的改变也一定会比那些只看书不实践的人要快很多!

将理论和实际结合到一起,才能促成自己最终的改变!要做到自行合一,说简单很简单,但是说难也是真的很难!我觉得我自己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不断修炼!有的时候我们觉得书中的理论没有用,不一定是它真的没有用,很可能是我们并没有正确地使用,我们需要改变的是我们的使用方法,而不是草草地说一句:这什么破书,一点用都没有,然后把它束之高阁!

这本书我只看了一遍,但我认为,这是一本值得反复观看的书!尤其是自己感觉迷茫的时候拿出来看看,又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所以,我打算写完这篇回答就再去看一遍,看看一年前的我和一年后的我对这本书的感悟有什么不同。

三、我的半逆袭故事(看完《认知觉醒》,我有哪些改变?)

首先,为啥我感觉是半逆袭呢?因为我其实并没有“逆袭”,没有找到工作,也没有什么成绩能够证明我进步了,没有达到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其实是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去指导别人的,但是我觉得自己在认知上有很大的改变,我坚信这些认知上的改变一定会促使我的能力一点点提高,我的进步只是时间问题,因此非常想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希望可以对别人有一点点借鉴意义。

1.迷茫

2022年是我过得比较糟糕的一年,大学生活已经过了大半,浑浑噩噩,没有目标,明明感觉自己很努力,但是就是感觉力不从心。期末成绩不高不低、英语六级没考过、投稿被拒收、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之后忘交钱了!所有这些事都堆叠在大三上学期的那个寒暑假,别人看上去轻轻松松就能学业爱情双丰收,而我却像一个笨小孩,不管怎么努力,都收效甚微!

这一系列的挫败使我终于被刺激到了,我开始了我的探索之路。

最开始,我是为了过英语六级,寻求捷径,上小破站搜索“如何一个月过英语六级”“七天带你轻松过六级”“英语六级必过小技巧”这样的内容,那段时间疯狂刷这样的视频,全靠自己给自己打的鸡血坚持着,很痛苦,但也确实有所收获,虽然我的分数提高的不明显,但是好歹是提高了一点点。

从此以后,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大型考试之前,我都要上网做一做攻略,只看视频,不枯燥,甚至很有意思!有些up主非常厉害,做的视频有趣又有用,能够让人轻松学到很多知识,像是蜡笔和小勋、杨真直、傻白在美国……后来你猜怎么着?看上瘾了!每天吃饭的时候必须刷一点他们的视频,不然就感觉不下饭!随着视频越看越多,我渐渐地找到了一些规律,他们所讲的都是事物的底层逻辑,里面包含很多基础学科:神经生物学、心理学、脑科学这种,让人听了之后就知道,这些up主教的方法绝不是玄学,是有科学依据的,是客观规律,是可以被利用来提高自己的成绩的!他们跟那种纯教做计划,什么早上7点干什么,中午干什么,下午干什么的视频有本质的区别,自此我也有了一定的辨别能力,我知道了一般情况下,讲底层逻辑的视频是可信的。这算是觉醒的前兆吧。

2.觉醒

后来,我不再满足于只看视频,我发现那些视频看多了很多都是重复的内容了,他说上一句我都知道下一句要说什么了,有点把知识“榨干了”的感觉,当然我知道视频上还是有好内容的,但是对于认知提高了很多的我来说效率有一点低,于是我就去看书了。书的好处在于更加系统,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可以自己调节观看进度,一本好书是作者思想的精华,是作者经过反复修改,对自己过往经验的一个总结。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我对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看到了这本《认知觉醒》,那为什么我看的是《认知觉醒》这本书而不是别的书呢?

首先,我在小×书上搜索“认知升级书单”,然后筛选笔记形式为图文,就会有很多很多好书推荐,在一个一个点进去耐心地看了很多之后,我发现《认知觉醒》这本书的出现频率是最高的!很多人反应这本书他们看了之后受益很大!

好,既然所有人都推荐,那就一定有他们的道理啊,于是我下载了电子版,看了起来。

一口气读完,醍醐灌顶!语言通俗易懂,看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任何障碍,就跟看了一本小说差不多,我学到了很多道理,心态变得越来越稳定!

可惜的是,我没能做到知行合一,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在考研,失败了。书中也说到,知行合一其实是最难的,有些人天生就能做到知行合一,但我恰恰不是这种类型,我心思敏感,瞻前顾后,心态调整不好,其结果也是必然的。

但我只伤心了一晚上!如果是以前的我,我相信我会疯狂PUA自己,我会想:我怎么这么笨,怎么别人都这么成功就我这么失败?我是不是真的很笨?但是换做现在的我,我想的是:为什么我会失败?我能够从这次失败中吸取什么经验?接下来的路怎么走?怎么做能够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是的,这一年的时间里我改变了很多很多,我不再陷入内耗的情绪里不能自拔了,我只是在得知结果后擦擦眼泪,然后自信满满地开启我人生的下一个阶段。我知道,一次考试不能决定一生。

当然啦,这些改变并不只是因为看了这本书,在这之前我还看过《心流》、《刻意练习》、《学习高手》等等这样的书,是在不断反思、不停进步中才实现了这样的改变。

3.曙光

有时候我会非常悔恨,为什么自己大一的时候没有开始觉醒,要等到大三、大四已经面对考研和找工作的压力了,才开始醒悟,但有时我又很庆幸,因为我知道很多人可能直到30岁也还是过得浑浑噩噩,周岭老师36岁才开始了探索之路,但我才23岁啊!我的人生还很漫长,我有很多很多时间,可以用来弥补我智商上的不足,我真的真的觉得自己很幸运!

我在毕业论文上的致谢中写的一段话,是真正有感而发:感谢热爱阅读的自己,感谢《认知觉醒》这本书,让我从对生活的绝望,对自己的失望中走出来,对每一天的生活都充满期待。《用一年时间重生》中说过,只要还在阅读,生活就有转机。通过阅读,我得以窥见天光,也祝愿所有人早晚有一天都能窥见属于自己的天光。

眼前的灰暗都是为了即将迎来的曙光做铺垫,我坚信不疑!

4.利他

积累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居然开始能够开导别人了!当时我的室友考研也失败了,她跟我一样,非常迷茫,那段时间我在她焦虑迷茫的时候给她分析问题,告诉她什么是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告诉她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律,并且推荐她去看《认知觉醒》《心流》《刻意练习》,疯狂给她洗脑。

一开始她也不信,我能理解,因为当我自己还没有任何成就的时候,我很难说服别人,相反,如果我自己很成功,就算不跟别人分享这些也会有一大堆人来问:你是怎么成功的?甚至有时候我也会怀疑自己:我学这些东西,是不是没用?是不是还不如直接去做?

但怎么说呢,我还是控制不住我那该死的分享欲!每次她遇到问题的时候我都忍不住想去“教导”一番,好在,我的室友有一个优点,她是一个非常能听得进去话的人,一般人都有一个心理防卫机制,你越是说什么东西有用,他越是嗤之以鼻,但是她没有,只要我说的是有道理的,她很多都能听进去,而实践之后发现确实有用后,她更加相信我说的话了哈哈哈。我也给我弟弟买过这本书,但是他一眼都没看过,这很正常,因为除非人自己想改变,否则我是没办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的,而恰好,我的这位室友到达了想要改变的节点了,两人一拍即合!就这样,她渐渐地被我洗脑成功了!

之前一段时间她天天哭,一如我最迷茫的时候,后来她在我的带领下,也去看了《认知觉醒》,也看那种讲底层原理的视频,后来,她也跟焦虑这种情绪基本上说拜拜了!

最开始我俩的聊天都是我疯狂地给她洗脑,后来就变成了我们俩之间关于成长的交流,现在我俩的微信聊天就像是两个30多岁的中年女人交流搞钱经验 ,最近我俩在研究核聚老师的文章(也是作者推荐的一个公众号),感觉又学到很多东西!

能遇到跟我相似的室友,我感觉非常地幸运!我觉得,人的一辈子能遇到一个这样的知己,就已经是极其幸运的事!

她有时候也会说,我在她最需要的时候帮助了她,她有一段时间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这一年的改变真的很大!你进步了好多!”我自己也深有体会!从最开始的迷茫、焦虑、不安,到后来的情绪稳定、淡定从容,以强者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甚至去帮助别人,我只用了一年的时间,那是我极度渴望成长的一年,是我由于不想一辈子碌碌无为而拼命挣扎的一年,虽然我现在还是碌碌无为,但是我知道,不一样了,一旦我的认知质变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我就再也没办法享受成天刷手机、打游戏带给我的快乐了!我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更有意思的事情等着我去做,我知道,我的人生有无限可能!

谁能想到我们一个23岁,一个22岁呢
最近在研究核聚老师的文章,懂得了高频重复的重要性!

5.不止

现在我还是有很多的小问题,也会拖延、躺平,但我不会再焦虑,因为我知道从不自律到自律有一个非常缓慢的改变的过程,我知道,我一直是不断地在进步的,马克思说过:事物是螺旋上升的,有时候我们可能感觉自己在退步,其实并不是,可能只是到达了下一个上升阶段的临界点,到了平台期,只需要用平常心来对待,持续阅读,不断输入,相信自己一定会进入下一个台阶。

不管是学习还是减肥都是有平台期的,这是客观规律,不要期待着一直学就能一直进步,这样的想法是不理智的,最终一定会被打击到的,不如放平心态,慢慢来!

我能感受到我的心态越来越平和,我都有点恐慌我是不是要悟道飞升了 ,学习这件事对我来说,不再是浪费我一整天时间还不一定学到什么的魔鬼,而是一个又一个的通关小任务,很像是升级打怪,让自己的大脑更加强大!现在的我会真心实意地告诉别人:我真的很爱学习!学习使我快乐!

我现在还是会在感觉压力大的时候拿起手机刷一晚上,不过,我不再因为这一点点小破事就责备自己,因为我知道,这是客观规律,是人的天性,我要做的不是跟天性对抗,而是遵循客观规律,顺应天性,利用天性,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

也是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写作的无数好处,决定开始我在知乎上的创作生涯,如你所见,我一个粉丝都没有,受益也是零,能够支撑我坚持下来的就是我的认知,我知道了复利效应,所以我知道这些都只是暂时的,只要能够持续给别人提供价值,最终的结果一定不会太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写作这条路,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看到曙光。如果你对我的文章有什么修改上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四、其他书籍推荐

最后附上商品链接,如果你喜欢看实体书可以点击链接购买~

最后附上我读过的适合与《认知觉醒》搭配在一起看的好书:

《心流》

⭐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推荐理由:这本书适合在《刻意练习》之前看,因为我在看《刻意练习》的时候

觉得会有一点点压抑的感觉,作者好像总是在说:你必须怎么做才能成功,有一点点命令的味道(当然啦,这只是我的个人感觉),而《心流》这本书正好中和了《刻意练习》里强迫的感觉,作者会告诉你,人生怎样才能幸福,不光是普通的出身如何获得幸福,他会告诉你如果你不小心被人冤枉进了监狱,被判终身监禁,身处这样的绝望场景中如何获得幸福。

《微习惯》

⭐作者:斯蒂芬·盖斯

⭐推荐理由:这本书相当于整本书都在讲如何去践行循序渐进原则,以及背后的深刻原理,读完《认知觉醒》再读这本书,你会对循序渐进原则理解得更深刻!如果不想跑步,那就先养成每天走路20分钟的习惯,如果20分钟觉得太多,那就只走10分钟,甚至如果连走都不想,那就先把跑鞋穿上吧!哪怕只是在家里走个100步,一旦突破0到1的这个过程,就会发现看似困难的任务也不过如此!

《刻意练习》

⭐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

⭐推荐理由:这本书讲如何从菜鸟到天才,适用于学习任何领域,会非常系统地讲解如何做好一件事,也许我们不能做到书中的天才那么厉害,但我们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突破自我!甚至有时候我在想,会不会所谓的天才如果没有经过刻意练习,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人类呢?人们总习惯从表面推测原因,我们说爱因斯坦是天才,牛顿是天才,但是会不会是因为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喜欢搞研究,持续数十年在这方面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然后人们才说他们是天才呢?如果他们没成功,是不是我们就又会说他们只是普通人呢?如果你认为人的天赋是一开始就注定,不能改变的,也许你可以读一读这本书。

五、最后的碎碎念

有人说作者像个裁缝,把其他书上的内容裁剪下来缝缝补补,出了自己的书,我觉得这种想法是不够客观且不够深刻的,有这种想法的人并没有意识到,创作的本质就是缝缝补补,创作的灵感来源于输入,作者能够将别人的观点内化,最后形成自己的一套体系,是非常了不起的事!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加入了作者的微信群,发现作者本人真的是非常的友好!微信群是免费的,有问题在群里提问,@作者后周岭老师就会来回答,内容详尽,直击痛点,正好解决了我当时的疑惑,我很佩服作者在36岁的年纪还能持续阅读,持续输出优质内容,我想,我的36岁也一定要成为这个样子,少刷手机,多关注现实生活,多提高自己,毕竟,自律了才能自由啊!

当时收到周岭老师回复的时候真的很感动,内容也是干货满满!

我是蜗小蜗,立志做最有趣最温柔的初中生物老师,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

欢迎随时来我的主页撩我 ~↓

知乎用户

回答作者:yaoqi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智元微库出品)》(周岭)【摘要 书评 试读】- 京东图书

1、我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因为认知影响选择,而选择改变命运,所以成长的本质就是让大脑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

2、焦虑的原因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3、我发现每天有事情做不代表觉醒,每天都努力也不代表觉醒,真正的觉醒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立足长远,保持耐心,运用认知的力量与时间做朋友

4、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

5、大多数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思考,其实都是在对自身的行为和欲望进行合理化,这正是人类被称作“自我解释的动物”的原因。

6、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焦虑就是因为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

7、先用感性能力帮助自己选择,再用理性能力帮助自己思考

8、提升思考能力的方法正是不断明确核心困难和心得感悟,并专注于此。

9、变聪明的秘诀就是:先保持极度专注,想不出答案时再将注意力转换到另一件与此毫不相干的事情上

10、每当遇到需要选择的情况时,我们要是能先停留几秒思考一下,就有可能激活自己的理智脑,启用元认知来审视当前的思维,然后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11、真正的学习成长不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而是“反馈,反馈再反馈”

12、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13、我们在生活中做的大部分决策往往源于本能和情绪,而非理智

14、身体感受永远是进入当下状态的最好媒介,而感受事物消失的过程更是一种很好的专注力训练

15、知识的获取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与自己有关联,以及这种关联有多充分。

16、人生没有什么定数,不折腾,时间同样会过去,所以,去做总比不做好,开始总比放弃强。只要你心中还有希望,什么时候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

17、社会中的精英通常是那些能更好地克服天性的人,他们的耐心水平更高,延迟满足的能力更强。

18、 我们要把目标和过程细化、具体化,在诸多可能性中建立一条单行通道,让自己始终处于“没得选”的状态。

19、小事听从你的脑,大事听从你的心。

20、“刻意练习四要素”:定义明确的目标、极度的专注、有效的反馈、在拉伸区练习。

21、复利效应显示了价值积累的普遍规律:前期增长非常缓慢,但到达一个拐点后会飞速增长。

22、所谓心智,通俗地说,就是我们看待人和事的态度,以及由此做出的判断与选择。

23、清晰力,也就是把目标细化、具体化的能力——行动力只有在清晰力的支撑下才能得到重构。

24、要想有所成就,必须保持耐心,延迟满足。

25、现实和理论都告诉我们:懂得百点不如改变一点。真正的成长不在于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于自己改变了多少

26、“想努力却总被惰性打败“其实不是我们”惰性“,而是我们的大脑天然使然

27、只要盯着能力去学习,困难就会成为你的猎物,会激发你征服它们的欲望,而不会成为你被动承受和煎熬的牢笼。有了“学能力”的心态和意识,即使成绩暂时不理想,我们也能练就在复杂环境中学到东西的本领。

28、学习的目的不仅是获得知识和取得好成绩,更是要获取学习能力。

29、对个体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想清楚所做事情的意义,或找到人生目标,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30、潜意识的力量是巨大的,善用之,它会成为我们学习的巨大推力;漠视之,它会成为我们学习的巨大阻碍。

31、人生有两条路要走,一条是不得不走的路,一条是自己想走的路。为了自己想走的路,我们通常需要先走那条不得不走的路。


32、所谓天才,其实并不神秘,其本质是“正确的方法”加上“大量的练习”。换言之,我们没有变得像天才般卓越是因为方法不对或练习不够。


33、突破学习障碍的要领就是掌握好学习节奏,在起步阶段或遇到核心困难时,要刻意集中火力向一个点进攻,直到彻底把它拿下,这样反而会使学习整体变轻松,而不应反复逃避或全程保持不温不火的节奏打消耗战


34、行动力不是意志力,而是清晰力。一切都只知道个大概,会很致命。


35、人们常说:“想致富,先修路。”其实学习也是如此——想进步,我们也要先修大脑里的“路”,而且要修“高速公路”。如果路修得好,我们还能在这条高速公路上拓出七条车道。一个飞驰在七车道高速公路上的人,一定比那些在羊肠小道上的人跑得更快、更远。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智元微库出品)》(周岭)【摘要 书评 试读】- 京东图书

回答作者:鹏哥创业笔记

1、焦虑的原因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其实就是没耐心。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而是需要具有长远目光。

2、选择太多会让人陷入焦虑,比如突然有一段自由时间,却因为想做的事情太多,最后把时间都浪费在了摇摆不定上,静不下心做最重要的事,或者说根本不知道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3、深度之下的广度才是有效的。

4、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甚至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经验总结、反思和升华的能力。

5、任何痛苦事件都不会自动消失,要想不受其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不给它进入潜意识的机会,不给它变模糊的机会;即使已经进入潜意识,也要想办法将它挖出来。所以,当你感到心里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受感觉时,赶紧坐下来,向自己提问。

6、模糊,是人生困扰之源。而人生也像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谁的模糊越严重,谁就越混沌;谁的模糊越轻微,谁就越清醒。

受益匪浅的好书,让我们一起阅读吧。

7、行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选择模糊。认知越清晰,行动越坚定。

8、知识的获取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与自己有关联,以及这种关联有多充分。

9、为什么一些同学在娱乐之后能立即投入学习,且毫不恋战,而另一些人一放松意志力就会溃散呢?是精力不足。仔细观察那些轻松的学霸,他们学习时从不过度消耗自己,只要感到精力不足,就停下来主动休息,这样精力会快速回升。

10、提升思考能力的方法是不断明确核心困难和心得感悟,并专注于此。

11、先保持极度专注,想不出答案时再将注意力转换到另一件与此毫不相干的事情上。即事前聚精会神,让意识极度投入:事后完全忘记,让意识彻底撒手。这样,灵感和答案就会大概率地出现。

12、很多人情绪不好,是因为他们把自己做的假设当成了事实,在不确定对方真实想法的情况下,直接把情绪发泄了出来。想要情绪平和,就是要在交流时不戴有色眼镜,不带主观色彩,先想办法了解事实,搞清楚对方到底是怎么想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13、打碎各家的认知体系,只取其中最触动自己的点或块,然后将其拼接就形成了自己的认知网络。

14、刻意练习四要素:定义明确的目标、极度的专注、有效的反馈、在拉伸区练习。

15、想先看到结果再行动的人,往往无法看到结果。

回答作者:标致的柠檬精

如果你很努力,但就是表现平平。那可能是因为:你不了解主动休息的意义和优势。

我们把努力的两类人称为:刻苦者和轻松者。这两者都很努力,区别是:努力的方式不同。

01

刻苦者

刻苦者是这样的:想做一件事会一直去做,不会主动休息。很疲惫的时候,靠意志力强撑,这种状态,大家应该还算熟悉吧?

毕竟,从学生时代过来的人,就算平时不拼,到了期末考试总是要拼一把,最起码把毕业证拿到手啊。

不管刻苦者是阶段性刻苦,还是一直刻苦,这种方式都是很低效的。

因为,这样做,不仅带来身体的疲惫,精力不足但是强撑,导致精力和意志力的持续消耗,只会带来崩盘。

当一天的学习或工作结束,只要一拿起手机,就开始消遣,你就会觉得怎样都不够,怎样都停不下来。如果再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自控差的情况只会更甚。

等你回过神来,也许几个小时过去了。然后又开始懊恼失去的时间。

能解释这个现象的,是因为刻苦者的精力水平是这样的:



因为刻苦者只会一味努力,从不休息,精力水平持续走低,是一种必然。但精力的恢复需要更多的时间。

02

轻松者

我们想要学习和进步,可以用一种更科学的方式:学习轻松者的方法,主动休息。


这里引入番茄钟工作方法。给自己设定一个极度专注的时间,比如25分钟,然后时间一到,彻底撒手,休息5分钟。这是一个循环。如此往复。

可以看到,轻松者的精力水平是这样的:



就是因为及时休息,让精力得到恢复。也许不能恢复到最初始工作的状态,但还是能让精力保持在高位,便于后续工作的稳定开展。


但是这里有3个注意点:


1、每个人的精力水平不一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修改极度专注的时间。

15分钟或者更多。但是时间一到,立刻离开工作或学习。


2、为什么强调时间一到,立刻休息?

很多时候,我们正工作地畅快,感觉自己精力还够,所以能学习和工作的时候总是想多学一会,趁热打铁。

但是再过15分钟以后,就会产生明显的疲惫和注意力涣散。到这个时候再休息,会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恢复过来,甚至打乱整个工作计划。

主动休息犹如喝水,及时补水,而不是等渴了再喝水,那时候就晚了。这是相似的道理。


3、一定要注意休息的方式。

采用远眺窗外、收拾衣服、或者简单做操之类的活动,而不要拿起手机,刷短视频之类的。

因为这些一方面会吸引我们额外的注意力,而且休息的时间一到,很难停下来投入工作。

03

比较

这两者的区别显而易见:



也许刻苦者最开始的精力更好,但是,长期来看,刻苦者的后劲不足。在整个工作周期中,显示出的劣势,是无法追及轻松者的。

这就是策略!


要想做一件事有所起色,一定要抱着长期主义的心态,持续高效地坚持,让过程尽量轻松并可控。

意志失控的根源,就是精力不足。但是每个人的意志力,天生是差不多的。要采用正确的方法,管理意志力就必须管理精力。

学会极速专注+主动休息,如此反复。这是高效做事和学习的不二法门。

一个真正的自控高手,一定不是一个只会冲刺的人,他肯定善于把握努力和休息的平衡。

面对精力的消耗与恢复,刻意保持高位富足,避免落入低位稀缺的状态。避免低位稀缺,也就避免了内耗和节省了做事的能量。这才是成事心法。



本文是《认知觉醒》的读书笔记。

全文完。感谢你的阅读



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和帮助呀。

笔者介绍:5年公考失败者。211本科,十八线小城,已婚有娃90后,没资源没背景底层打工族。借写作打磨一技之长,破局35岁中年危机!坚信长期主义,慢慢致富!

我是标致的柠檬精,专注普通人认知成长&搞钱,快来加入我的部落,一起成长吧!

回答作者:

我已经阅读完成了周岭老师《认知觉醒》了,开始进入《认知驱动》。很幸运,书中所提供的方法,百分之八十以上于我而已是很受用的,百分之十是我与书中的共同习惯,我很开心,我与作者都有着同样的做法和习惯。关于《认知觉醒》这本书,我是边看边学习边成长,开始学习输出,目前也写出了5+篇对这本书的感悟和应用于相关生活工作经历中的例子,对我以前有些认知和行为也进行调整。

输出比输入更重要。这两者,都非常重要,但是输入,属于被动式接收,在“我”这个媒介载体中形成整理、思考、转换。如果不输出,没有接收到反馈,那这份输入的“养分”,被我吸收后就迅速挥发了,也就停止了。而在我开始输出后,写成文章或者与朋友交流,“养分”在我吸收之后,又不断地开叉,长出新枝丫,我收到了很多反馈,所以“养分”一直不断地被给予,我不断地在吸收。现在,举手投足间,我可以迅速地觉察自己,调整,继续坚持。目前,《认知觉醒》中提到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我都在慢慢养成,焦虑感明显得减弱,频率降低。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埋头苦干,这词一说出,就觉得像蒙眼的拉磨驴一样,不知道方向,不知道努力了多久,就一直转圈。我是一个容易沉浸的人,一份工作或者一件简单的事情,就连现在的写作,我也很容易就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就与这拉磨的驴一样。但是作为人的我,是不是会迷茫,阅读了《认知觉醒》这本书,才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选择好方向,甚至都没方向;因为焦虑的心态,从舒适区一步跨越困难区,所以才会一直越努力越压力越没动力,容易放弃……所以我开始觉察自己的“舒适区边缘”,不断进阶努力,慢慢地发现自己的方向。比如写作,之前一味的坚持日更,所以经常问自己,坚持的意义是什么,有时写不出来又为了日更打卡的形式,硬着头皮继续,导致对写作的热情锐减。现在,我知道:我的写作,是为了提高表达能力,输入后的输出表达更合适清晰,更贴近自己的想法;我的日更,是为了养成表达和反思总结的习惯,让自己习惯性地去记录,思考,成长更有依据;我的推广,从开始写公众号并宣传,我收到了反馈,虽然现在收到反馈不多,但是于我都是“养分”,都是鼓励。

方法比形式更重要。与日更写作同步开始进行坚持的还有一项运动——练习八段锦,我是以模仿动作开始,跟着视频中的老师练,沉浸在“每日坚持便身强力壮”等目标口号的自嗨中,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自己只学了形,但是真正的动作要领和作用,我完全不知道。之前的练习,不过只是形式,自欺欺人而已。所以我开始去找相关资料影像,学习动作与穴位的结合,搭配呼吸,这才意识到每次八段锦中的口诀真正要义,现在如果让我去教别人八段锦,或许我能行。

行动比心动更重要。与阅读《认知觉醒》同步,在看到最末章节,其中的早起方法对我而言,像打开了新世界一样,好奇,我可以不设闹钟自己起床吗?凌晨的浅眠和几次清醒,不是我睡眠质量不好?原来,人的睡眠会分成几段,这是遵循两个规律: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

健康的成年人睡觉时大多数是1.5小时快速眼动睡眠,1.5小时非快速眼动睡眠,两种模式不断切换,并且在最初的两个单位时间内,也就是睡着之后哦的前3个小时中,会进行高质量的睡眠(也就是熟睡),之后都是非快速眼动睡眠与快速眼动睡眠的组合。
根据这一规律,人在睡眠后的3个小时、4.5小时、6小时、7.5小时这几个节点醒来,就会觉得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这解答了我一直以来的疑惑,原来我不是睡眠质量特别不好,是人的睡觉规律如此。看到作者遵循此规律延长了工作时间,提高了效率,总是很心动。终于在一次休息日,我直接行动践行这个规律是否有用,我关掉闹钟,连续两天,我发现我都能在我计划的时间节点前醒来,比闹钟还灵,而且是无痛起床,顺畅清爽清醒。之前有闹钟是关掉再睡一会,就一直拖延到半个小时后,起床后状态也不好,精神也不振。尝到这个甜头,接下来我要继续坚持关掉闹钟,感受这个“无痛起床”的乐趣。

半个月,我阅读完成了这本《认知觉醒》,果然我的认知开始觉醒,接下来是行动和深度思考,我的课题是我能提供什么价值。这个是我从来没想过思考过的,之前可能会去思考这件产品这个事情的价值和效应,转换一下目标对象,把自己也当成产品或事件,好好运营自己。

认知觉醒,开始启动认知驱动,相信又是一场成长盛宴。加油自己。

版权声明:转载 · 原文地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4613897
转载请注明:求《认知觉醒》读后感? - 助眠资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者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deadnnc@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